年輕人是如何出現聽力損失的?

2022-07-30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未老先聾」

電影《夏洛特煩惱》中,有一段主人公夏洛和一大爺的對話:"大爺,樓上2322住的是馬冬梅家吧?”“馬冬什麼?”“馬冬梅”“什麼冬梅啊?”“馬冬梅啊”“馬什麼梅啊?”

大家大笑之餘,很自然地將大爺診斷為耳背。 上了年紀的老人隨著聽覺系統的逐漸衰老,十有八九都會耳背,醫學上稱之為老年性耳聾。

但現如今,聾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了聽力損失的症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約近11   億年輕人(12~35 歲之間)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 出現聽力損失的年輕人數量在過去十年裡一直在不斷的增加。

https://cdn.coolban.com/ehow/timg/220726/22535U0L-0.jpg

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照這樣發展下去,到 2030 年,全世界將有近 6.3 億人罹患殘疾性聽力損失;到 2050年,將會上升到 9  億人以上出現聽力損失(每 10 人中就有 1 人)。

柳葉刀雜誌於 2017 年發布的聽力損失綜述也曾指出,2015 年,全世界有 5 億人喪失聽力,13.4   億聽力較好的人有輕度至重度的聽力損失。 聽力損失是導致殘疾的第四大原因。

在美國,聽力損失是第三大最常見的慢性疾病。 每 4 個成年人(20~69 歲)中就有 1個人,原本聽力非常好或良好,現在卻已經有聽力損傷。 報告聽力損失的人數幾乎是報告糖尿病或癌症人數的兩倍。

而娛樂環境中的噪音(如體育賽事、音樂會)和使用個人音頻設備是造成年輕人聽力損失風險的主要原因。 其發病率僅次於老年性耳聾。

生活方式導致年輕人聽力損失

當代的娛樂生活KTV、夜總會、酒吧、電玩城等場所擠滿了年輕人,那種吵鬧的環境下,相鄰的兩個人說話都要靠吼。 如此高分貝的噪音刺激,對聽力的傷害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年輕人長時間的使用音頻設備對聽力的傷害更加不容小覷。 耳機儼然成為了現代年輕人的新寵,有線的,無線的,成了年輕人屏蔽外界雜音、躲避社交的重要手段。 外界越嘈雜,耳機的音量就越高。

據調查,中國在校大學生的耳機使用率達  99.8%,而長期使用耳機的後果是,28% 的學生出現噪音性聽力損傷,13.4%  的學生有慢性耳鳴。

更為可怕的是,年輕人對自己的聽力損傷還未引起重視。

https://cdn.coolban.com/ehow/timg/220726/22513Sc7-1.jpg

聽力受損同視力受損一樣,危害巨大。

這是因為長時間暴露在噪聲環境後,最先出現的往往是高頻聽力(4000 Hz 以上)的損失。

但我們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聲音頻率(包括日常交流)大多在 500~3000 Hz   之間,只要這個頻率範圍的聽力正常,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的耳朵沒問題。

因此,最先出現的高頻聽力損失很容易被忽視,當患者察覺時,往往已經到了較為嚴重的階段。

https://cdn.coolban.com/ehow/timg/220726/22514J524-2.png

長期持續接觸噪音以及短暫的強噪音會造成的聽力損失是不可逆的,即使是在停止暴露很久之後也不會失而復得。

因為噪音破壞了耳蝸中的毛細胞,受損的毛細胞不會再生。

長時間的噪音刺激導致內耳毛細包受損。

到了年輕人發現影響日常交流的時候,可能像耳聾的老年人一樣,一句話,可能需要別人重複三遍以上才能聽清。

美國聾盲作家海倫 · 凱勒說:「耳聾使人與人分離」。

因為難以融入對話,聽力損失者往往會有嚴重的孤獨感和隔離感。

https://cdn.coolban.com/ehow/timg/220726/2253591035-3.png

年輕人預防聽力損失的方法

其實,只要做到以下簡單的 4 點,你就能在不損害聽力的情況下繼續享受娛樂活動。

  • 減少使用個人音頻設備如智能手機、音頻播放器的時間,連續佩戴時間不宜超過一個小時;

  • 調低個人音頻設備的音量,建議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 60%;

  • 盡量遠離噪音源頭,或者減少停留時間。 需要長期在嘈雜環境中工作的人,建議佩戴防護耳塞和耳罩;

  • 定期進行聽力篩查,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