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盲症?
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副图像,远方的大海,海水闪耀着明亮的湛蓝色,洁白的沙滩随地势起伏,海鸥在天空盘旋……
你的大脑中能马上浮现出相应的图像吗?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是,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却无法做到,因为一个很特别的症状——心盲症。
一、失去了“心灵之眼”的人
“心盲症”又被称为“想象障碍”、“幻像可视缺失症”。研究发现,心盲症的患病率约为2%,即每50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人发生。
心盲症者无法在大脑中想象出图像,他们大脑里似乎只是一片空白。但是,他们的记忆和语言功能却是完好的。比如在他们面前放一个红苹果,他们可以清晰地描述出来苹果的特征,包括大小、颜色等,尽管他们大脑中无法想起苹果的图像。这表明心盲症者可以基于对事实的记忆,来解决将词语进行可视化的问题。故此很难发现心盲症患者和普通人的区别。
二、心盲症是如何产生的
生理方面:一般而言,当人们发挥想象力时,由不同大脑区域组成的神经网络将被激活,其中一些参与决策,另一些参与记忆或视觉。但是心盲症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当他想象画面时,大脑视觉皮层区域及邻近的一些区域的活动非常少,而大脑中参与决策的区域更加活跃。这一发现表明,心盲症患者在大脑中处理视觉图像任务时采用了与普通人不同的策略。
心理方面:研究人员先让患者想象一幅图像,然后在他们的眼前呈现一幅图,如果图像在左眼,那么就尽快按左边的按钮;图像在右眼,则尽快按右边的按钮。研究人员会记录下他们的反应时间。
一般而言,如果心盲症不能想象图像的话,那么他们的反应时间应该比普通人要快。但是实验结果显示,这些心盲症患者和普通人的反应时间相差细微,这表明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他们的大脑能想像出图像,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而已。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抑制大脑的想象力呢?目前,这一问题还没有答案,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心盲症的更多秘密。
此外,还有研究人员发现,心盲症具有遗传因素,从已了解到的患者情况来看,拥有这种症状的父母生出同样症状的孩子的概率比普通父母高。
三、心盲症也有优点
1. 空间记忆能力更强,对理论更偏好
美国芝加哥大学某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心盲症患者对图像里的物体的空间位置记忆非常好。他们能准确描述出房间结构和物品的布局,正确率远高于普通人。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将更多资源用于记忆空间位置信息上。心盲症者中从事科学或数学方面工作的人占比较高,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想象力不足,却很擅长逻辑与理论。
2. 注意力更集中,做事效率高
有研究表明,心盲症者的感官敏感性较低,和普通人相比,他们可能更少受到感官世界的影响。心盲症者可以摆脱杂乱信息的干扰,更加专注。
3. 不会脑补尴尬或难过的事情
心盲症者眼前不会浮现出过去的图像,也就不会给大脑带来很强的刺激而产生强烈的情绪。有时候记得太清楚反而会影响心情。